誰說美國教育不看重分數
在很多國人的眼中,美國教育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強調過程和方法,有時一堂課的內容非常簡單,卻會花大量的課后時間學習;教師和學生對于成績并不看重,學習快樂非常重要,分數只是學校生活中極其微弱的部分。當前,我國的教育在淡化考試,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已不組織大范圍的測試以及禁止對學?;驅W生排名。近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河邊郡沙漠學區的約翰格倫學校的跟崗學習中,我卻從不同角度體會到美國教育對于分數的重視。
學校責任報告看重成績
翻開約翰·格倫學校的責任報告,密密麻麻的數據告訴我們,在美國,考試和分數很重要,無論是學校的還是學生的。每年,學生必須參與各州統一組織的考試,而且各州會對各個學校的成績進行排名和分析。排名和比較系統非常復雜,從各個維度反映學校教學質量,如學校與州平均水平、學校與學區之間、與前三年的成績比較等,還有同一個學校里不同群體間的比較,如男生、女生、亞洲學生、拉丁族裔學生、英語為第二語言者、家庭困難者和身體殘疾者等。教育部門這樣的質量分析報告設計,目的在于引導學校關注弱勢群體的教學成績,加強教育公平。
在美國,學校成績是對公眾開放的。美國所有的州都有一個統一考試成績網站,公眾可以隨時查詢和了解這個學校的成績,包括歷年的、全國和全州的數據,動態地了解學校學術成績的水平。而且,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賬號,本人和家長都可以查閱。
當然,對于約翰·格倫學校來說,追求學術成績的卓越也是學校辦學的重要內容。學生的成績都非常出色。例如,在之前某一學年的全州統測中,約翰·格倫學校初一年級學生的英語成績良好以上等級為67%,學區成績的數據是55%,而加利福尼亞州的數據是54%;數學為66%,學區則為51%,全州為49%;社會科學為61%,學區為47%,全州為48%。因此,學校和學生深深為之感到自豪,將這些數據放在學校的責任報告、年鑒和網站上,因為這是他們努力和奮斗的成就。
個別輔導提高學術成績
在約翰·格倫學校,學生學術輔導(All Student Academic Preparation)是提高學生學術成績和水平的“秘密武器”,專門面對學習成績低于平均水平或者偏科的學生,常常是測試成績較差(處于及格線以上、優良線以下)的學生。他們常常是學校教學成績衡量的重要群體,直接影響學校在全州統一測試中的評估和水平。
因此,學校專門為此開發和設計了輔導和管理系統。學校為所有學生建立過程性的成績報告單,每隔三周會對他們不同檢測的成績進行匯總,并評估一次,決定哪些學生必須參加學術輔導。輔導課的時間常常固定在中午,一周一般會安排三節課。這個時候,無須參加學術輔導的學生就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選修活動課程,如演講、學習方法、舞蹈等,有時學生會還會組織各種活動,豐富他們的學校生活,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讓學生獲得適合的發展。
在三周后,教師們又會重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如果某一個學生的成績達到合格水平,他就沒有必要參加輔導課程,如果進步不大,則還需參加。這樣形成激勵機制,良性流動。
學習期間,我參加了八年級學術輔導教師的會議。這樣的會議他們每三周組織一次,專門討論三周來學術輔導的情況、學生測試結果以及作業完成情況,還決定接下去三周哪些學生需個別輔導。在會上,年級組組長將所有前三周測試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名單匯總展示在白板上,然后大家討論兩個問題:某個學生成績不佳的原因是什么?是作業沒有完成還是上課聽講不專心或其他原因?在這所學校,平時作業是很重要的過程評價標準。如果學生沒有完成作業的話,會直接影響他的成績。當有些學生面臨兩門或三門學科需要輔導時,教師常常會討論應該輔導哪門課程,或如何分配接下來的三周時間給不同的學科,針對性非常強,學科教師之間的協調和溝通也使得教師們充分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有力提升了學生的成績。
考試試題重在分析
我們到訪的這一周正是沙漠學區組織模擬考試的時間,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師都在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考試。這樣的模擬考試常常有4場或5場,有的是歷年的試題,有的是新出的題目,為年底的全州各科統考做準備,這其實和上海的中考、高考前的模擬考試類似。不過,他們的試題容量不大,八年級的數學僅僅是9道題目,英語是12道題目,而且以選擇題居多。但是,數學老師要求學生將解題思路寫在草稿紙上,考試結束后將所有的草稿紙收上來,教師告訴我們他將根據學生的答案,分析學生掌握的情況,了解他們解題的過程,尤其是錯題,原因到底是什么?問題的癥結在何處?如何給予學生學業幫助和支持?
無論是模擬考還是統一的測試,學校、老師和學生都會非常重視,年級的學科組教師會一起分析得分情況以及原因,商量補救措施和調整方法。
在一次七年級的英語考試分析會上,一位英語老師對試卷每道題目做了分析,如試題的意圖以及考查目的,其他教師補充和討論,形成教學意見。
當在分析第五題時,教師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討論,這道題目要求學生閱讀一份實驗報告中的五句話,并去選擇意思相近的答案。主要的考查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辨析作者的基調和情感。也許學生回答的不夠理想,教師們先從網絡教室里找到了相關的材料,還一起觀看了關于不同態度或心情的詞匯視頻,從而收集作品基調和情感的詞匯。在研討過程中,我們還觀察到一位老師一邊討論一邊記錄。會議結束后,我詢問得知,他在編寫針對這道題目的復習和練習資料,編寫不同的句子讓學生去辨別、找錯和訂正。
如果說約翰·格倫學校的學術輔導是面向中等及以下學生的必選題的話,那么針對學習極其困難的學生,還有數學和英語學科每周一次的補差課程。在周三或周四,那些成績不及格的學生就會在放學后留下來參加補缺補差輔導,我們多次在放學后看到一位教師在教室里輔導學生。學生并不多,不會超過10個。這樣的補缺補差是自愿的,要獲得監護人的同意,因為這已經是放學時間,學校無權強行將學生留下,他們對于學生的在校時間有著明確的規定和要求。
因此,在約翰·格倫學校,對于考試的重視程度和精細化管理一點也不比我國的學校遜色。其實對于世界上任何國家來說,考試是無法避開的話題,都是評估和檢測學生學習程度及成就的重要手段,問題在于如何發揮評估的杠桿作用,要用于檢測和評估教與學,而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不是為了考試而獲取個人面子或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