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BE暑期國際學校:扎根中國 打造全球學術盛宴
2022年7月29日,為期四周的2022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暑期國際學校圓滿落幕。本次暑期國際學校課程涵蓋多學科領域,充分體現了我校國際化辦學特色和高質量辦學水平。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教授與貿大3077名選課學生云聚惠園,完成了70門高層次、高質量、高標準的暑期課程以及26場前沿高端學術系列講座。來自世界頂級學府和知名組織機構的專家學者分享國際熱點與前沿學術問題,幫助貿大學子拓展眼界、深耕專業、提升綜合素質。
今年暑期國際學校期間,得益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我校在充分調研和評估的前提下、結合2021年暑期國際學校線上融合線下(OMO)授課模式的成功經驗,決定采用ClassIn授課平臺在線直播教學的方式開展2022年暑期國際學校的相關教學活動。作為我校增強國際化人才培養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2年開辦第一期以來,暑期國際學校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時間。2022年暑期國際學校的課程質量進一步提高,并充分利用在線教學技術創新授課方式、提升教學效果,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教學活動新樣態。
國際師資力量雄厚,課程內容優質豐富
暑期國際學校一直致力于打造國際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全英文授課課程。2022年暑期國際學校邀請了70余位來自世界知名學府、政府機構或國際組織的外籍優秀教師,開設的課程也秉承一貫的優質特色:既有往年深受學生喜愛的經典課程,也拓展了一些內容多樣的全新課程;除卻覆蓋經濟、商科、法律、信息等熱門領域外,暑期國際學校課程還引入了藝術與文化、西方戲劇、文學等充滿思辨色彩的人文社科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課程需求。
優質豐富的課程給同學帶來了國際化的觀察視野。來自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Sushanta Mallick教授講授了外匯市場及國際商業的宏觀經濟環境,分析了跨國公司的金融決策及其在全球化和國際經濟日益一體化的背景下的職能和運作的外部環境。課程囊括了外匯風險管理、固定利率證券、利率、匯率和國際貨幣風險投資決定等金融知識。來自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副教授Atinc博士介紹了企業結構與權利分配,并通過中外公司案例的對比分析闡述公司治理的基本邏輯,并探討如何將公司治理這一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決定因素建設成為一種有效的持續機制。Atinc教授認為,管理學的核心在于“把事情做對”以及“做對的事情”(Management is about doing things right and doing the right things)。雖然無法親臨課堂,Atinc教授依然憑借其飽滿的熱情與獨特的幽默感讓每一位同學享受其中。
(Sushanta Mallick 教授)
這里不僅有經濟金融前沿專業課程,也有文化藝術等通識課程。針對歐洲十分悠久的歷史和極其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威尼斯大學的Myriam Pilutti Namer教授別出心裁地采取以地域為切入點的講述方式,對歐洲不同地區的音樂、繪畫、建筑等藝術與文化領域的瑰麗成就進行細致入微的講解,立體而全面地帶同學們領略這個地方的文化藝術與風土人情,在“云游歐洲”中提高同學文化藝術素養。來自首爾大學的Jason Kovacs教授選取多個經典案例,課堂的講授也從西方城市規劃的文化維度的歷史調查、巴黎的城市美學延展到遺產保護運動興起以及規劃和城市設計的發展,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相關專業知識,理解并探索“創意城市戰略”這一領域。
線上直播打破距離,互動教學活躍課堂
學校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充分利用教育科技突破時空限制,打造精彩線上暑期國際學校。盡管線上開課的暑期國際學校給師生們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對教學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是一次別具一格的體驗。
(Badescu Andrei Lucian教授)
( Henry Deeb Gabriel教授)
充分做好開課前的準備工作。開課前,暑期國際學校項目辦公室充分評估在線教學可能面臨的不便與挑戰,調研市場上的相關直播授課平臺,并充分評估和比較。選定ClassIn作為授課平臺后,學校積極組織助教與教授參與授課平臺的系列培訓。集中培訓之后,每位助教和其負責課程的外教進行一對一模擬測試,確保ClassIn授課平臺多樣化的教輔工具能有效運用于課堂,力爭線上線下教學同質等效,甚至增效。同時學校邀請外交學院的周加李副教授給志愿者講授涉外禮儀相關知識,助力志愿者們在與外教的溝通中更好的展現貿大學子與中國青年的自信與風采。
面對線上教學師生間的眼神互動和學生課堂注意力問題,教授們各顯神通,提高課堂互動效果。Kai-Ingo Voigt教授精心設計了花樣翻新的課堂,將案例教學、視頻教學等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分享創新管理領域研究的相關數據與前沿文獻,讓知識點“變身”,以多種多樣的形式使學生理解原理背后的邏輯,實現“無痛”學習,讓學生在方寸屏幕間感受這一領域的無窮魅力。Mahmut Guclu Atinc教授則采取動態點名互動的方式,及時獲取學習情況反饋。課程進行期間,助教幫助教授使用ClassIn授課平臺的“上臺”功能,確保每一位同學都能出現在教室的“第一排”,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和外教通過視頻面對面溝通。教授通過直接向臺上同學提問、利用課堂工具隨機抽取同學進行互動的方式,了解同學們對于要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對某一具體案例的看法。這樣的動態化管理方式不僅保證了每一位同學都有平等的機會與教授實時互動,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適當調整進度,從而帶來最佳的學習效果。Lowell Matthew教授采用“3-2-1”教學方法,即針對視頻資料總結三項新學到的內容,兩句印象深刻的引述,提出一個仍存在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專注度和學習興趣。教授借助ClassIn平臺互動教學工具,通過“組內討論,小組分享”的模式匯集不同觀點,給予每一位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及時答疑解惑,提升課堂活躍度,使每一位學生融入課堂。
(Kai-Ingo Voigt教授)
(Lowell Matthew教授)
專題講座分享交流學術成果
國際化課程異彩紛呈,暑期學術系列講座更加多姿多彩。作為暑期國際學校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暑期學術系列專題講座也得到了眾多學生的關注。2022年暑期國際學校共舉辦專題學術講座開設26場,累計超過18000人次學生參與。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貿大學子分享、交流學術前沿的新視角、新熱點和新成果,這不僅拓寬了學生國際化視野、提高了學生專業學術能力水平,更是有效地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今年既有主題講座,也有專題系列講座。來自伯明翰大學的Matteo Fuoli教授帶來了主題為“Using the tools of linguistics to explore business communication”的講座,展示如何借助語言學來了解商務溝通的運作模式。通過介紹最近的研究案例,教授使用話語分析、語料庫語言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來解釋公司在不同類型的商務溝通中使用的說服策略的特征和效果,講座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也最大程度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來自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Gert-Jan de Vreede教授介紹了勞動市場對于群體協作的應用。同時,還注意結合中國的市場情況,讓同學們對講解內容更加熟悉。在最后的交流環節中,學生們踴躍參與,提出跨文化背景成員如何合作、個體集體主張相異如何協商等問題,教授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強調解決問題時明確全體目標的重要性。智利前駐WTO大使和貿易談判代表、WTO前副總干事Alejandro Jara教授通過5場WTO專題系列講座,帶領同學們走進和了解WTO,分享了逆全球化產生的原因與國際國內影響。講座也同樣討論了在逆全球化背景和新冠大流行期間,WTO應當如何履行自身職責推進自由貿易協定和經濟全球化、如何改革來深化多邊貿易體制、如何提供良好的爭端解決機制和給予適當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來應對世界不平衡等問題。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理解這些內容,教授特別結合其自身經歷與時事,從經濟、文化、人口、環境、技術等各個方面入手,并結合中國在WTO中的地位和作用,對這些話題進行了更細致的分析,使同學們受益匪淺。
(Nazan Colmekcioglu 教授)
7月29日,2022年暑期國際學校圓滿落幕。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課堂。在本次暑期國際學校中,學生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提升了英語水平,更體驗到“不出國的留學”和國際多元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有機融合。雖然這個夏日的貿大校園變得安靜,但云端課堂卻充滿了知識與理想。今后,暑期國際學校項目辦公室將繼續總結經驗,進一步踐行國際化的辦學理念,緊跟時代,深化國際合作,不斷探索,銳意創新,拓展數學和信息技術課程模塊,為培養新時代人才添磚加瓦。